厦门这回真是拼了!
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11个部门整出个《关于做好现役军人父母优待工作的措施》,从养老到住房一口气甩出19条硬核政策。
2025年9月10日起,当兵的父母在厦门可以直接享受看病优先、免费体检、保障房插队这些王牌待遇。
独居老人装"邻安康"监护,失能父母优先住进公办养老院,这些操作直接把"养儿防老"变成了"国家养老"。更狠的是农村兵爸妈申请宅基地都能走绿色通道,难怪网友调侃这是"当兵附赠学区房"。
微博话题"厦门军人父母福利"下面吵翻了。点赞最高的评论说:"我交的税都用来养兵爸妈了?"仔细看才发现,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大多是低收入家庭。有位现役军人家属晒出账单:父亲住进养老院每月省下3800元,这笔钱对普通家庭可不是小数。
政策刚公布,福州、泉州就传出在研究类似方案。去年全国两会就有人大代表提案要扩大军人亲属优待范围,看来厦门这波是率先落地。当地双拥办工作人员透露,光是把全市军人父母信息录入系统就花了半年,后台还需要对接民政、住建等八个部门的数据。
医疗系统最吃力,三甲医院的特需门诊本来就挤,现在还要给军人父母留出"四优先"通道。某三甲医院的护士长吐槽:"早上排队的大爷大妈知道这事后,窗口差点打起来。"后来医院专门设了个军人亲属服务区,这才消停。
政策背后的数据挺有意思。厦门驻军数量全省第三,但随军家属就业率常年卡在72%。这回直接把军人父母的职业技能培训打包送上门,明显是要解决后院起火的问题。去年东部战区某部的调查显示,43%的士兵最大的牵挂就是老家父母没人照顾。
抖音上有位厦门兵哥拍视频说,老妈知道能优先申请保障房后,连夜催他续签二期士官。这条视频两天就爆了500万播放,评论区里各地老兵都在@自己家乡的官微。青岛双拥办居然在下面回复:"已在调研",这波互动直接把话题顶上热搜。
争议最大的还是"免费体检"这条。有人算过账,按厦门现役军人家属数量估算,财政每年要多掏200多万。支持者翻出去年河南洪灾时军人逆行救人的新闻:"人家拼命的时候不见你算账?"
政策实施前夕,市里组织了20场宣讲会,最火爆的一场来了300多个军属。有位大姐现场哭诉:"儿子在高原当兵5年没回家,政府给装了个监护设备,总算能睡个踏实觉。"这话说完,台下那些反对的声音突然就安静了。
厦门去年刚拿下全国双拥模范城"九连冠",这回政策明显冲着十连冠去的。但比起奖牌,那些早上能优先取药的老兵父亲,下雨天有人上门检查电路的空巢母亲,或许才是更好的成绩单。当政府把"光荣之家"的铁牌换成实实在在的养老床位时,有些人终于读懂了"军人优先"四个字的分量。
社会总是计较付出与回报的公式,但有些职业永远没法按计算器。当我们在商场抢打折商品时,他们在边境抢修被冲垮的哨所;我们抱怨地铁太挤,他们正在无人区巡逻。厦门这次把拥军政策从锦旗鲜花升级成了真金白银,或许下一个问题该是:还有哪些群体的付出被我们习惯性忽略了?
扬帆配资-配资网络配资炒股-配资首选门户网站-炒股软件排名前十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