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尔木兹海峡的局势再度成为全球焦点。据路透社消息,两名匿名美国官员透露,伊朗军方被指秘密将舰船装满水雷,疑似计划封锁这一能源运输“咽喉要道”。对此,美军紧急集结多艘具备反水雷能力的濒海战斗舰,并调整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,以防不测。
霍尔木兹海峡:能源安全的“命门”
作为连接阿曼湾与波斯湾的唯一通道,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着全球约30%的石油海运出口量,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国际市场的关键枢纽。伊朗控制着海峡北部,其潜在的封锁动作之所以令美国及欧洲如临大敌,源于俄乌冲突的“前车之鉴”——此前俄罗斯切断对欧能源管道已引发欧洲企业停产潮,若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,全球石油天然气运输链将再次承压,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或重挫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,美国与欧洲也难以独善其身。
伊朗的“最后一步”与各方博弈
事实上,伊朗对封锁海峡的讨论早有伏笔。2019年,伊朗就曾因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而威胁封锁海峡;今年6月22日,伊朗议会就该议题进行投票,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科萨里带头投下赞成票,而最终决定权掌握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手中。如今舰船装载水雷的动作,被视为“距离封锁只差最后一步”的信号,也让美国想起2019年特朗普政府以B - 2轰炸机突袭伊朗核设施试图威慑的往事——但当时的打击反而激化了矛盾。
面对紧张局势,美国一方面从巴林基地撤离第五舰队主力,另一方面将战舰分散部署至阿拉伯海与波斯湾深水区,以便与中东航母战斗群协同作战,既避免被伊朗集中打击,又保持军事压制态势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参议员卢比奥此前曾试图以“中国依赖海湾石油”为由拉拢中方劝说伊朗,却因理由牵强未获积极回应。
中方斡旋:和平谈判是唯一出路
在冲突阴影笼罩中东之际,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近日与伊朗外长阿拉格奇通电话,明确表示中方愿为推动局势缓和发挥建设性作用,积极斡旋促成有关方沟通。正如国际社会共识,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代价将波及全球,伊朗的动作更多是对美国展示反制能力、试探其反应阈值,而非真的愿将局势推向失控。
当前,能源安全的底线已被触动,各方真正需要的不是军事对抗,而是回到谈判桌前化解分歧。中方的斡旋努力,正是为了推动局势向理性对话的方向发展,避免中东成为新一轮冲突的“火药桶”。
扬帆配资-配资网络配资炒股-配资首选门户网站-炒股软件排名前十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